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年 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十七)
课程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 审批,一般分为三步,即: 、 、 。
2.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在1925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一书,将 大胆带入城市规划。
3.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确定通常是以 和 的确定为核心。
4.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计有 大类, 中类, 小类。
5.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 、 、 三个要素组成。
6.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可以归纳为 、 等几种形式。
7.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可分为: 和 两类。
8.和谐城市的价值观包括: 、 、 。
二、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可以分为( )等。
A、日照间距 B、山墙间距 C、消防间距 D、通风间距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设在城镇给水水源的( )。
A、上游 B、下游 C、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3.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 ),一般把它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A、邻里单位理论 B、有机疏散思想 C、卫星城镇理论 D、田园城市理论
4.下列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真性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永续性原则
5.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属于指导性指标的是( )。
A、用地面积 B、建筑密度 C、建筑风格 D、建筑形式
6.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包括( )。
A、文本、图纸 B、文本、附件、图件
C、文本、图件 D、文本、附件、图纸
7.( )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A、城市规划 B、城市设计 C、城市总体规划 D、控制性详细规划
8. 我国在( )开始出现了我国城市的雏形。
A、商代 B、周代 C、夏代 D、战国时期
9.城镇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人口职业的转变 B、产业结构的转变
C、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我国的( )属于这一层面。
A、详细规划 B、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目前我国城镇化地区包括城区、镇区。( )
2.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3.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小学的服务半径为800m左右。( )
4.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
5.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版)的划分,城市住区分为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四个基本层次。(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城市规划
2.容积率
3.城市性质
4.城市发展战略
5.风向频率图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有哪些?
2.简述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3.简述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有哪些。
4.在详细规划中为什么要保证必要的建筑后退距离。
5.简述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战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总体特点。
2.谈谈你对邻里单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